鼻出血的防治

来源:北京市卫生局网站    发表时间:2009-04-01 16:08 浏览次数:5002
    鼻出血在临床上比较常见,秋季由于空气干燥,早晚温差大,是鼻出血的高发季节。在急救工作中经常遇到的是高血压引起的鼻出血。高血压、动脉硬化患者鼻腔血管脆性增加,尤其是鼻腔后部血管弯曲度较大,经常接受血液冲击,在血压波动时,鼻腔血管就易发生破裂出血。此外,长期高血压也使鼻腔静脉系统处于淤血及扩张状态,一旦血压波动则易使鼻腔静脉破裂。高血压病人鼻出血预示血压不稳定,要引起高度警惕,因为这往往是中风的一种征兆。特别是老年人,机体各组织器官处在进行性衰退中,血管壁也逐渐老化,容易产生破裂而出血。秋季的老年鼻出血,不仅是局部症状,多数是动脉硬化、高血压等全身疾病的征兆之一。这种鼻出血,复发率高,危险性大,应积极防治。

    根据临床观察,中老年高血压者,在鼻出血后1至6个月内,约有50%可能发生中风,所以高血压病人对鼻出血要十分重视。如果发生鼻出血,应保持镇静,可用手指轻轻捏鼻5分钟,或采用前额、颈部冷敷,一般可自行止血;同时可以服用维生素K3、K4及三七片等止血药物。如果这些方法都不能止血,则可能属于鼻腔后部的较大血管破裂出血,应到医院急诊处理,以免发生意外。为防止中风发生,高血压伴鼻出血的中老年人应加强自我保健,做到以下几点:

  一、按医嘱服药,将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内,且保持长期血压稳定。

  二、要保持心情开朗,情绪安定,正确对待日常生活中的各种刺激和突发事件,不生气、少激动。

  三、要注意规律性生活,保证充足的睡眠与休息。

  四、持之以恒地进行适当的肢体活动,但运动量不宜太大。

  五、戒绝烟酒,多吃新鲜蔬果,少吃刺激性食物。饮食要平衡,除米面、豆类外,要多吃新鲜蔬菜和富含维生素c、钾、镁的水果,如香蕉、苹果、柑橘等,常吃些香菇、木耳、黑芝麻、鱼虾、牛奶、大蒜等,鸡蛋每天一个,少食动物油、糖类,少吃动物内脏及肥肉。

  六、每天食盐量(包括酱油)要减至5克左右。

七、早起饮凉开水500毫升,一日三餐多饮些水,有助于血液稀释,避免血栓形成。

  八、要根据气候变化增减衣服,避免感冒。

  九、不要用手去挖鼻孔,更不要用力去搓揉外鼻,如果鼻腔干燥发痒可用浓淡适度的温盐水或普通甘油拭擦鼻腔。

Copyright © 芜湖市第一人民医院 版权所有 皖ICP备08004843号-1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12340200485121790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