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常识——春季防病

来源:    发表时间:2012-02-18 14:53 浏览次数:4934
    春回大地,万物复苏,春季是个当然的好季节,然而,春季也是多种疾病的高发季节,如流感、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行性腮腺炎、百日咳、手足口病、麻疹、风疹和轮状病毒肠炎等;还有很多疾病也容易在春天复发。如过敏性鼻炎、哮喘等都比较常见。同时,由于春季的气候变化大,孩子不容易适应,易得呼吸道感染、消化不良腹泻。所以家长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少去人多的密闭场所:

    春天是传染病、上呼吸道感染易发的季节,而婴幼儿的自身免疫系统发育尚不完善,抵抗力较差。因此对于0-3岁婴幼儿来说,要尽量避免去人群聚集的密闭的公共场所。
    在家中要保持室内的通风,使空气新鲜清洁,父母可以在上班前把窗户

2.少接触花粉:

    春天各种各样的花都开了,花粉在空气中传播,容易引发哮喘等疾病,所以有过敏体质的小朋友要尽量远离花朵,以避免引发哮喘。

3.提高对冷空气调节机能: 
 
    打开,回来再把窗户关上,最好至少每天通风2次,每次通风20-40分钟。春天早晚温差比较大,有的父母喜欢让幼儿穿很多的衣服,而幼儿的活动量比较大,出汗以后反而容易感冒,因此父母除了需要给幼儿勤加衣服、勤脱衣服以外,解决问题的根本是帮助幼儿提高自身对于冷空气的调节机能。

    经常带幼儿去户外活动。出生两周的新生儿就可以被带到户外活动了,如果您害怕他受到风寒,至少可以抱他在阳台上活动几分钟;出生两个月以上的婴儿最好每天花一小时在户外活动;随着年龄的增长,可以增加到两小时(上、下午各一次)。但是要注意的是去活动的地方最好是有绿化的小区或公园,而不是去人多的超市或车多的马路旁。幼儿通过皮肤接触到冷空气,通过鼻子呼入冷的空气,这样他从小就可以锻炼身体对冷空气的调节能力,从而达到增强体质的效果。

    从秋天开始一直到冬天就让幼儿尝试用冷水洗手、洗脸,喝冷开水,从而提升孩子适应寒冷的能力。

    多运动,多锻炼,饮食要均衡,要讲究饮食卫生,比如吃东西之前要用肥皂、流水洗手。

4.适当补钙:
    
    春天小朋友生长发育比较快,活动量比较大,尤其是北方,3岁以下的幼儿,因整个冬天缺乏日照,春天会经常出现因缺钙而腿痛,因此,春天给孩子进行适当的补钙也很必需。

5.注意防止幼儿的消化不良:

    春天幼儿常出现腹泻等消化不良的情况。消化不良是由多种原因所造成的,大多是因为饮食不当或病菌感染所引起的。对于婴幼儿来说,食物要尽量可口清淡一些,适合孩子的消化吸收能力,不要吃容易引起过敏的食物,更要注意饮食卫生。另外幼儿的胃肠道消化酶不足,也可适当补充一些消化酶来帮助他消化,或中成药进行调理。

    呼吸系统常见疾病健康保健

      1.注意气温变化,防止感冒,流行性感冒流行季节不到公共场所,以免感染。一旦被感染,应及时治疗。

      2.戒烟,并动员亲属、同事戒烟,以减少烟雾的吸入,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3.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避免吸入煤油、油烟等各种刺激性气
      4.适当参与室外活动,如散步、做呼吸操(腹式呼吸和缩唇呼气)吹气球等,有利于改善肺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5.哮喘病人应避免接触诱发因素,如吸入花粉、尘螨及进食鱼、虾、海鲜等
      6.加强营养,提高机体抵抗力,多食蛋、肉、鱼、奶和新鲜蔬菜、瓜果类等易化的食物保持大便通畅.

      7.少量多次饮水,每日饮水量不少于1500ml,以稀释痰液利于排出.

      8.呼吸困难时,应低浓度持续吸氧1-2升/分也可以采用家庭用氧.。

      9.采取有效咳嗽,排痰技巧。即取舒适卧位,作5—6次深呼吸,再深吸气然后一边抑制呼气一边连续轻咳,使痰到咽部附近时再用力咳嗽将痰排出, 咳嗽时避免肺内压力高,应张口咳嗽。

      10.防止感染别人,咳嗽时应面向无人的方向,将痰咳在手纸上,丢弃于垃圾袋里,防止飞沫在空气中传播.在排痰或进食后应用清水或口灵漱口.保持口腔清洁.

      11.生活要有规律,保持精神愉快,情绪安定,避免过度紧张及疲劳。

      12.感染症状时应遵医嘱合理用药,避免滥用药物,以控制感染。

    呼吸系统常见疾病饮食指导

      1、清淡、低钠、低盐饮食:清淡、低钠的饮食能起到止咳、平喘、化痰的功效。常见的食品有:梨、莲子、柑橘、百合、核桃、蜂蜜、菠萝、白 果、鲜藕、大白菜等。同时,这类食物还可增加维生素和无机盐的摄入量。每日食盐摄人量在4克~6克为宜,咸食可使体内水钠潴留,加重支气管黏膜水肿充血,加重咳嗽、气喘等症状。

      2、补充蛋白质:瘦肉、豆制品、山药、鸡蛋、动物肝脏、绿叶蔬菜等食物中含优质的蛋白质。每日需供给蛋白质70克~100克为宜。
 
      3、补充维生素:为增加机体免疫功能,减轻呼吸道感染症状,促进支气管黏膜修复,应补充足够的维生素A和维生素C,故应多吃一些新鲜蔬菜。 

      4、增加水的摄入量:大量饮水,有利于痰液稀释,保持气管通畅,每天饮水量应不少于1500毫升。

      5、忌辛辣刺激性食物:辛辣刺激性食物易增加痰液黏度,对疾病的恢复不利。故应禁食辣椒、咖喱、胡椒、羊肉、狗肉、大葱、白酒等。 

      6、忌生冷:忌食各种生冷瓜果、冰淇淋、冰镇汽水、凉拌菜等。生冷食物易生痰,从而使疾病症状加重;

      7、忌食腥发及肥腻之物:腥发之物,特别是海腥类,如带鱼、黄鱼、虾、蟹等,除助湿生痰外,还可引起过敏;油炸排骨、烤羊肉串、肥肉、动物内脏、动物油等,多食损伤脾胃,易助湿生痰。

      8、碳水化合物:大米、面食等

    春季保健小知识

    初春时节,早晚温差大,专家提醒各位家长,要注意给小朋友添减衣服。有些老人相信“春捂秋冻”的老话,一定要给孩子穿得很厚。其实话是没错的,但是也不能过于恪守,因为这个季节阳光温暖却时常伴有凉风,穿得太多又容易出汗,被风吹很容易受凉。所以根据一天的天气变化,适当的为孩子添减衣服是很重要的。

   3月早春,天气多变,雨水增多,容易引发呼吸道传染病。春季是风疹、水痘等呼吸道传染疾病多发季节,市民应注意预防,室内多通风,保持空气流通。 专家说,风疹、水痘等呼吸道传染病成人也会感染,但由于小孩自身的免疫系统尚未完善,其感染对象主要为幼托儿童和小学生,能通过空气飞沫直接传播。此外,由于中小学校、幼儿园和托儿所开学后,教室里空间相对狭小,人群密集,很容易在孩子们之间形成交叉感染。对易感儿童可应用“麻风腮”联合疫苗或水痘减毒活疫苗免疫预防。

  其次,春季也是手足口病(发疹性口腔炎)好发的季节,感染对象主要为幼托儿童或小学生。该病主要通过接触污染的手、毛巾、手帕、茶杯、玩具、床上用品等感染。学校和家长要注意预防,室内多通风,保持空气新鲜,同时培养孩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随着惊蛰节气(3月6日)过后,冬眠的动物开始苏醒,蚊子苍蝇开始繁殖,在这一季节,市民要积极消灭早春第一代蚊蝇,这也是控制夏天蚊蝇数量的好办法,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现在,正是孩子爬山、踏青的好时节,带孩子外出舒展筋骨,不仅可以让他们心情放松,更有增强抗病能力的功效。如果,父母没有太多的时间,平时可以进行空气浴、日光浴,这些方法对增强抵抗力也有极大的帮助。

    一定要注意室内是否通风。每天,父母还要注意看天气预报,当气压低、 空气污染严重时,尽量少让小孩子出门。人多的场合也尽量不要带孩子去,因为很多商场都是靠空调调节,空气质量并不理想。

     饮食要有规律,不吃或尽量少吃吃冷饮和煎炒烤炸等容易引起上火的东西。尤其是冷饮,会使咽喉道局部血管收缩。正常状态下喉道都会有细菌隐藏,一旦局部抵抗力差,就会引起呼吸道感染。煎炸的东西容易损伤口腔及咽喉的黏膜,引起炎症,因此也不能多吃。

    不吃生冷食物,不吃煎烤食品,不等于偏食或忌口。有的老人家总说这种食物寒凉那种食物燥热,不让小孩吃,其实,每种食物都有自己益处,都含有必需的营养素,只有合理搭配、均衡营养才能吃出健康身体。最后,给孩子的膳食要多变换花样才能让孩子爱吃、多吃。

Copyright © 芜湖市第一人民医院 版权所有 皖ICP备08004843号-1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12340200485121790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