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使妈妈之爱护佑新生命——专访芜湖市第一人民医院新生儿科护士长仇宁

来源:大江晚报 发表时间:2020-05-13 17:20 浏览次数:5508
       从事临床护理工作26年,她把最美好的年华献给了医疗战线。担任儿科及新生儿科护士长12年,她带领的护理团队给很多家庭带来了生命的希望,为新生儿筑起一道生命保护线。她是患儿家属心中的“天使妈妈”,她是同事眼中的良师益友、坚强后盾,她就是芜湖市一院新生儿科护士长仇宁。
24小时全程呵护     用爱和责任为新生命护航
       因为对护理岗位的热爱,仇宁选择了护士这份职业;因为喜欢孩子,她做了大多数护理工作者都不愿意从事的儿科护士。她对待患儿视如己出,用精湛的护理技术,善良的爱心精心呵护着新的生命。2009年,仇宁走上了护理管理岗位,成为芜湖市一院儿科护士长。2012年,芜湖市一院新生儿科成为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学科,成为一个独立的科室。在这个相对独立的新生儿封闭空间,高风险、高强度是显著的特点,仇宁也来到新生儿科担起重担,她和科室护理团队成为弱小生命的守护天使。
       新生儿科的小宝贝由于自身各脏器功能发育尚不完善,抵抗力差,病情变化快,必须谨慎再谨慎。这给新生儿科的医生和护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4小时全程陪伴,爱心、耐心、责任心、细心都得有。从喂奶、口腔护理到换尿布、洗澡按摩及各种管道护理都容不得一点马虎。
       “这个宝宝是个足月宝宝,各项生命体质稳定,但是经常发烧。”“这个宝宝是个32周的早产宝宝,肺部感染,现在可以自主呼吸了。”“这个宝宝生下来黄疸严重,现在已经好多了。”“这个宝宝肠闭锁,需要动手术。”在新生儿科监护室,对每个小宝宝的状况,作为护士长的仇宁都如数家珍。
       “新生儿无小事,照顾新生儿的工作是辛苦,但是家长把孩子交给我们,就是对我们的信任,也是我们身上所肩负的责任。”仇宁说,作为新生儿科的护士长,作为几十名患儿的“天使妈妈”,必须竭尽所能地照顾好这些刚刚出生就远离父母的幼小生命。
       “护理工作从来不是冷冰冰的机械重复,它饱含温度。”仇宁这样对自己说,也是这样要求科室的护理团队。这里的每一个宝宝都没有家属的陪同,全凭护士的职业道德,不管别人看得见、看不见,都要用心做事。
       科室护士董琴说:“仇宁护士长的带教除了传授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以外,更重要的是教我们如何去做人,做一个有温度的人。”
 
为650克超低体重儿成功PICC置管术    创当时安徽省最低体重记录
       作为新生儿科护理学科带头人,为了救治更多的早产儿、危重新生儿,仇宁不断提高操作技术及管理水平,拥有精湛的静脉穿刺技术。
       2015年9月2日,在仇宁的带领下,护理团队完成从未有过的挑战,成功为体重仅为650克、胎龄24周+6天的早产儿置管,这也是安徽省首例超低出生体重儿接受PICC置管并取得成功的案例。
       当时,患儿体重超低、胎龄小、不能经口进食,出生早期所需营养主要来自静脉营养。而患儿全身的血管细如发丝,给静脉穿刺带来极大困难。仇宁和PICC团队经过反复讨论,充分准备后,最终她成功为这个孩子置管,将一根长长细细且柔软的导管,从外周静脉置入到达心脏附近的大血管,打通了一条生命通道。
       从2015年至今,仇宁和她的护理团队全面把新生儿PICC置管术深入临床,挽救了众多生命垂危的小天使。一位早产的新生儿只有860克,孱弱的身体让他一度濒临死亡。仇宁成功为患儿行PICC置管,在经历了治疗和精心照顾之后,孩子度过了危险期。那天,通知家长孩子可以出院的时候,孩子的父母泪如泉涌地感谢仇宁:“您才是真正给我们宝宝生命的人。”曾经的他们,想过无数可怕的后果,残疾、救不回来……但是这一句“孩子已康复,可以准备出院”才真正是他们心里一直揣着不肯放弃的那个期盼。
       新生儿科成立到现在,仇宁接触过许许多多的宝宝。这期间见到了生命的脆弱,也见识过生命的顽强不息。虽然每天面对高强度、高负荷、高压力的工作环境,但是看着一个个小患儿在新生儿护理团队姐妹们的精心护理下一天天健康长大,每当听到出院患儿父母说“我们的孩子都长这么大了”时,仇宁就会感到很满足很幸福。
       正是在她这种敢于担当,处处为患儿着想的精神影响下,全科护士始终保持积极向上的工作态度,科室荣获“2014年芜湖市巾帼文明岗”,2019年科室被授予“全国五一巾帼标兵岗”称号;科室及个人连续7年被评委“优秀带教科室”、“优秀带教个人”和“十佳护士”称号,而仇宁也荣获2018年芜湖市“最美白衣天使”称号。   



 
 
 
 
 
 
 
 
 
 

Copyright © 芜湖市第一人民医院 版权所有 皖ICP备08004843号-1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12340200485121790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