纤维支气管镜再显神通——市一院儿科成功处置一名1岁婴幼儿支气管内异物

来源:未知 陈鑫 文/摄 发表时间:2022-12-27 17:09 浏览次数:4400
       “我们今天出院了,感谢芜湖市第一人民医院儿科!”1岁赵宝宝爸爸激动地说。
        上周四,12个月的赵宝宝在家出现持续的刺激性咳嗽,伴有体温上升,最高体温可达40.0摄氏度。宝宝家属焦急万分,急诊就诊于芜湖市第一人民医院儿科,接诊王婷医生询问病史后发现,12个月的赵宝宝可能是呛入了半颗“瓜子仁”,而且时间已经有4-5天了。“1岁小朋友的支气管很细小,小小的瓜子仁可能会堵塞气管,随时会发生窒息,发生生命危险!抓紧住院吧,我来给你联系支气管镜手术”王医师告知患儿家属。入院后,芜湖市第一人民医院儿科给予积极的相关辅助检查和治疗,稳定患儿病情,安抚家属情绪,经过积极的辅助检查,患儿“左主支气管内异物”诊断明确。需要尽快“支气管内异物取出术”。患儿住院第二天,因考虑到患儿随时会发生危险,陈鑫医生在仍然高热的情况下赶往医院,联合麻醉科韩苗华主任于内镜中心给予患儿行“纤维支气管镜异物取出术”。手术过程顺利,完整取出罪魁祸首“瓜子仁”。术后患儿恢复良好,体温逐渐平稳,今天顺利出院。
        陈鑫医生表示,3岁以下患儿应尽量少吃干果、豆类,家长及保育员平时对患儿应注意,不要给予瓜子、花生米一类食物。
【健康教育】
1、首先应教育患儿不要养成口内含物的习惯。当患儿口中含有食物的时候,不要引逗他们哭笑、说话或惊吓,应耐心劝说,使其吐出,不可打骂,以防将食物吸入气管。如果患儿已经哭闹,不能再硬逼其进食,否则容易导致异物进入呼吸道。把患儿容易吸入的小物品放在患儿拿不到的地方,应购买安全性高的玩具。
2、呕吐处理。患儿呕吐时,应把头偏向一侧,使其容易吐出,以免呕吐物吸入气管。
3、咽部异物处理。如咽部有异物,绝不可用手指挖取,也不可用吞咽大块食物的方法将异物压下去,应设法诱其吐出。
4、患儿勿食容易引起咳呛的食物。3岁以下患儿应尽量少吃干果、豆类,家长及保育员平时对患儿应注意,不要给予瓜子、花生米一类食物。
5、患儿哺乳注意事项。患儿哺乳时橡皮奶头孔眼不要过大,防止吸奶过急、过冲;喂奶次数不要过多或喂奶量过大;喂奶前避免患儿过于哭闹;防止胃内吸入过多的空气而致呕吐,喂奶后最好坚抱拍出“饱嗝”后再放下以预防呕吐。容易呕吐的患儿最好在喂奶后,将床头抬高20°~30°,头偏向侧睡,防止呕吐时发生窒息或引起吸入性肺炎及气管异物。
院外急救
(1)海姆立克急救法:是一种利用患儿肺部残留气体形成气流冲出异物的急救方法。救护者站在患儿身后,从背后抱住其腹部,双臂围环其腰腹部,一手握拳,拳心向内按压于患儿的肚脐和肋骨之间的部位;另一手捂按在拳头之上,双手急速用力向里向上挤压,反复实施,直至阻塞物吐出。
(2)推压腹部法:让患儿仰卧于桌上,抢救者用一只手放在其腹部脐与剑突之间,紧贴腹部向上适当加压;另一只手柔和地放在胸壁上,向上和向胸腔内适当加压,以增加腹腔和胸腔内压力,反复多次,可使异物咳出。
(3)拍打背法:立位,抢救者站在患儿侧后方,一手臂置于患儿胸部,围扶患儿,另一手掌根在肩脾间区脊柱上给予连续、急促而有力地拍击,以利异物排出。
(4)倒立拍背法:适用于婴幼儿。倒提其两腿,使头向下垂,同时轻拍其背部,通过异物自身的重力和呛咳时胸腔内气体的冲力,迫使异物向外咳出。
若以上方法无效或情况紧急,应立即将患儿送医院,但应注意在送往医院前一定不能吃饭饮水,以便医师能尽早手术。


 

Copyright © 芜湖市第一人民医院 版权所有 皖ICP备08004843号-1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12340200485121790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