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胸痛中心成立——为患者搭建生命救治“绿色通道”

来源:未知 汤荣汛/文 张凯/摄 发表时间:2019-05-23 17:16 浏览次数:3646
     5月21日下午,我院胸痛中心成立暨创建国家胸痛中心启动会召开,未来,这里将能对急性胸痛患者进行快速、准确地诊断、评估和规范、高效地对急性心肌梗死等致命性疾病的救治,最大限度地拯救濒临死亡的心肌,降低患者死亡率。
     会上,我院与市120急救中心签约,同时与鸠江区湾里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鸠江区白茆镇中心卫生院、镜湖区荆山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鸠江区沈巷镇中心卫生院、鸠江区清水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鸠江区官陡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经开区万春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三山区峨桥镇中心卫生院等8家协作单位举行签约授牌仪式。
     会后,特邀中国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马礼坤教授讲授“胸痛中心建设的目的和意义”。马主任指出,目前心血管疾病诊疗手段及治疗方式不断更新,但患者总体预后未见明显改善,主要原因是未构建有效的区域协同救治体系。建设胸痛中心,即是构建新的区域内急诊急救体系,强调多学科联合诊疗,最终实现优化急性胸痛患者诊疗流程,降低胸痛疾病死亡率,提高患者预后。
     副院长水心富介绍,胸痛中心是一种体现“以患者为中心”的新型诊疗思维和模式,可较好地将社会资源、医院资源和120资源整合起来,实现资源共享。签约后,这8家协作单位收治到类似患者后,会第一时间与一院联系,缩短院前急救时间,使患者以最快的时间得到最佳的诊断治疗,改善预后,病情稳定后病人再下沉至社区巩固治疗,从而实现双向转诊目标。
     近年来,急性心肌梗死、主动脉夹层、急性肺栓塞患者日益增多,多数心血管急症病人的主要症状是胸痛。院长凌云熹介绍,目前,胸痛中心已经成为衡量急性心肌梗死救治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芜湖市第一人民医院胸痛中心的建立,将会优化患者救治流程,显著降低胸痛确诊时间、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心肌再灌注治疗时间、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提高救治效率,降低死亡率和改善预后,对改善患者健康相关生活质量和就诊满意度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凌院长同时表示,我院胸痛中心的建设既是顺应国家的医疗政策,又能满足广大百姓的医疗需求,同时还极大的提升了医院品质及影响力。我院心血管内科创建于上世纪80年代,是医院的重点科室及传统优势学科,为芜湖市重点学科(扶持),拥有一支技术过硬的医护队伍。
    市卫健委副主任王少华介绍,去年,安徽省卫计委正式启动了胸痛中心、卒中中心、创伤中心等五大中心的建设。胸痛中心的建设为分级诊疗提供了新路径和新模式,可以把分级诊疗、医疗信息化、慢病管理进行有效融合,是提高人民群众就医获得感重要手段。胸痛中心的建设,最大程度地提高了胸痛急危重症的救治成功率,降低病死率,对于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助力脱贫攻坚,建设健康中国具有重要意义。
    2017年8月,我院正式启动胸痛中心建设,按照诊疗指南和行业标准,强化组织建设,并成立胸痛中心委员会。胸痛中心建设旨在为急性心肌梗死、主动脉夹层、肺动脉栓塞等以急性胸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急危重症患者提供快速诊疗通道。通过整合院前急救系统与院内绿色通道,发挥院内以心内科、心胸外科、呼吸内科、医学影像科等多学科协作的优势,采用快速、标准化的诊疗方案,可以为胸痛患者提供更快速、更准确的评估,提供更及时、更规范的诊断与治疗,减少误诊、漏诊及过度治疗,降低胸痛患者的死亡率,为胸痛患者第一时间建立生命绿色通道。胸痛中心的建设启动,也标志着市一院心血管内科进一步提升了维护健康、促进健康的能力和水平,走上了规范化发展之路。




Copyright © 芜湖市第一人民医院 版权所有 皖ICP备08004843号-1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12340200485121790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