昏迷40天脑外伤患儿康复出院——市一院康复医学科精湛医术创造生命奇迹

来源: 余仕林/文 姚婷/摄 发表时间:2022-01-19 09:26 浏览次数:4033
       近日,市一院康复医学科一个名叫球球的6岁男孩就要康复出院了,家长为表达感激之情送来感谢信和锦旗,揭开一段康复医学科精湛医术创造生命奇迹的故事。
       球球因意外产生脑外伤,询问芜湖多家医院都被建议直接去南京治疗,家长便立即将孩子转送至南京儿童医院,到达医院时,孩子已经昏迷,瞳孔放大,生命垂危,被诊断为“闭合性颅脑损伤重型,脑疝等”,医生给出的建议是即使做了手术,孩子活下来的希望也很小,希望家属慎重考虑是否要手术治疗。面对曾经健康可爱的孩子,家长不放弃任何一线希望,积极要求手术治疗。术后在重症医学科持续昏迷近一个月,后转至我院神经外科,当时仍处于昏迷状态。为了能尽早促醒及预防并发症,我院康复科也在第一时间介入。经评估发现,患儿情况不容乐观,昏迷、对刺痛无反应、双眼凝视、四肢肌张力低、双跟腱挛缩。康复科纪红主任制定了床边康复治疗方案,开始进行关节活动度练习和感觉输入等综合性治疗,同时开始高压氧治疗。
       伤后40多天时,球球终于开始出现意识改变,经历无意识的肢体活动、躁动、对刺激做出反应等过程,创造了第一个奇迹,慢慢的开始睁眼,有了部分意识。及时转入康复科进行系统性康复治疗,纪主任仔细查看患儿,组织召开康复评定会,调整康复治疗计划,感知觉训练、吞咽训练、言语训练、构音训练、偏瘫肢体训练等,安排言语治疗师、PT治疗师、传统康复治疗师、物理因子治疗师等逐项的康复训练计划逐步实施。在伤后近2月,患儿第一次开口呼唤“爸爸、妈妈”。离床训练也是一个艰难的过程,患儿在床上坐起时感觉到明显头晕,不愿意坐到轮椅上。经过几天的训练,纪主任认为患儿的情况可以耐受轮椅,经过鼓励诱导,球球第一次坐到轮椅上,虽然有各种不适,但成功坐在轮椅上让爸爸妈妈看到希望。随后患儿的进步较快,吞咽功能好转,拔除胃管恢复自主进食,眼球活动逐渐灵活,左手开始能抓握。通过站立床训练,下肢力量逐步增强,他再次战胜自己,第一次完成在双杠内的扶持站立,虽然摇晃不稳,虽然不能离开辅助,但是让家长心头的忧虑又减轻一分。
       通过系统的康复治疗,现在患儿已经可以独立步行,自己穿脱衣裤,自己吃饭,言语交流基本正常,智力正常。家长感到特别欣慰,能带孩子回家过年啦!更让家长高兴的是,纪主任说孩子将来可以重新回到学校上学,和同龄的孩子共同成长。
       球球在我院康复治疗近3个月的时间里,体现了我院康复医学科团队在重症颅脑外伤的康复治疗技术实力雄厚,全体医护人员用爱心、细心、耐心和责任心对待患儿,每一位治疗师发挥着各自的技术强项,根据患儿的进步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在这个过程中家长积极的配合也是患儿能以最快速度恢复的保障。
       我院康复医学科在脑外伤、脑卒中、神经损伤等神经康复领域经验丰富,团队的每一位医、技、护都在自己的岗位上以精湛的技术,为患者采取专业、系统的康复治疗措施,为每一位患者的康复做最大努力。

Copyright © 芜湖市第一人民医院 版权所有 皖ICP备08004843号-1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12340200485121790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