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气管镜术是用于儿科呼吸系统临床治疗的一项技术,具有镜体较柔软细小、可以弯曲,能插入患儿气管及段、亚段、部分亚段支气管,可视范围大,检查阳性率提高,适应症广,患儿痛苦小,并发症少等诸多优点,能提高儿科呼吸系统疑难杂症及难治性肺部疾病的诊疗水平,并具有广阔的远景和潜力。
市一院-芜湖市儿童医学中心自2019年起在内镜中心率先开展小儿支气管镜技术,现已成熟开展小儿支气管镜下诊断(形态学诊断、介入诊断),镜下治疗(BAL术、异物夹取术)。
小儿支气管镜检查的麻醉方法通常可分为:局部麻醉、局部麻醉+镇静、全身麻醉,前两种方法,要求患儿能合作、操作者技术熟练、动作快。但可能会因患儿个体差异镇静效果不佳导致患儿体动、呛咳、缺氧等,甚者可能导致喉、支气管痉挛和反流误吸等严重并发症,基于此,我院在儿科、麻醉科、内镜中心多学科合作下完成了首例真正意义上的无痛支气管镜检查,即在“喉罩通气全麻”下支气管镜术。该方法的特点是:患儿在无知觉无疼痛状态下进行纤维支气管镜术,操作者视野清晰、避免了因患儿不合作造成气道远端损伤的风险、对复杂病例观察更为细致,整个操作过程中患儿生命体征稳定,缩短了操作时间,检查结束后苏醒快,多在5-10分钟内苏醒,患儿对整个操作过程没有记忆,消除了气管镜检查带给患儿的恐惧与痛苦,安全有效,相信这种麻醉方式必将在儿科开展无痛纤支镜技术方面具有广阔的前景。
麻醉科主任牛居辉术后表示,无痛气管镜术与普通气管镜术比较,无论从患儿及家属的就医感受,还是操作体验,视野清晰、无呛咳、安全等方面,都是质的突破!
儿科主治医师陈鑫指出,小儿气管镜术在儿科呼吸系统的感染、变态反应、间质性肺疾病、先天性发育异常、部分气道疾病等诊疗方面均起到推动作用。该患儿在无痛支气管镜下配合度高,生命体征平稳,肺部痰栓清除干净,操作时间短,术后约7分钟患儿苏醒,无任何不良反应,效果显著。
内镜中心护士长姜波表示,在强调“以人为本”的新医疗模式下,无痛支气管镜术在儿科的开展尤为必要。我院在多学科合作下,率先在内镜中心开展小儿无痛支气管镜术,消除了手术带给患儿的恐惧,增加了操作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减轻了患儿家庭的经济负担,意义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