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8日是世界卵巢癌日,为提升江城女性对卵巢癌的认识,倡导全民参与卵巢癌预防,芜湖市第一人民医院妇科肿瘤诊疗团队,汇集国内外研究进展和多年的临床治疗经验,举办了首届卵巢癌防治公益科普活动,共同抗击卵巢肿瘤。
当天的活动在市一院第二报告厅举行。记者看到,市一院妇科的两位博士、妇科肿瘤专家陈新华和卢斌主任,以及奚旭霞主任,均做了报告,详细介绍了“什么是卵巢癌,它的相关症状和易感人群;国内卵巢癌诊断、治疗进展,如何防范于未然;治疗后怎样防止复发,复发了又该怎么办”,等等。
针对卵巢癌的诊治要点,几位专家现场答疑解惑,对病友进行健康指导,使其树立信心、少走弯路。现场还邀请了数位卵巢癌长期无病生存患者,亲身介绍她们的治疗心得与经验。活动还设置了现场抽奖环节,送出了相关检测项目大奖,适用于卵巢癌患者、患者的女性亲属和其他有高危因素的女性。
相关文献显示,全球每年有超过22万卵巢癌新发病例,死亡人数达14万。卵巢癌是我国妇科恶性肿瘤患者的首位死亡原因。过去10年间中国的发病率增长了30%,死亡率增加了18%。据统计,70%的卵巢癌患者首次确诊时已经是晚期,其5年生存率仅有40%左右。作为妇科三大恶性肿瘤之首,它严重影响了女性健康。
在公益讲座中,几位专家强调,卵巢癌病因复杂,早期症状不典型,早期诊断存在困难。它的高危因素包括年龄因素(>50岁)、饮食习惯(高脂高胆固醇饮食)、内分泌紊乱(不孕,不生育,少生育,促排卵药,不哺乳)、环境污染与不良情绪(接触放射线,吸烟,压抑情绪)、家族因素(携带BRCA1或BRCA2基因突变,林奇综合症基因)等。
专家表示,腹胀、腹痛(癌症加重)、下肢及外阴部水肿(压迫静脉)、不明消瘦(压迫胃肠道)、月经过少或闭经(卵巢破坏)都是可能染病的危险信号。
从预防角度来说,生育、母乳喂养婴儿会有所帮助,日常要饮食合理,少脂肪多钙质,多运动或做家务。多运动能减少27%的发病率,家务劳动时间每周3-4小时也能减少卵巢癌的发生。另外,女性们平时切勿随便使用药物。要定期检查,每年一次超声检查、妇科检查,有高危因素的酌情增加次数。如果经济条件允许,可以进行BRCA基因检测,更精准地判断患癌风险。
采访中,一院妇科的学科带头人陈新华主任告诉记者,一院第一次举行这个专题活动,旨在关爱患者、传播知识,把国内国际先进的治疗理念和治疗建议带给江城患者。陈主任反复提醒,适龄女性至少每年要进行一次健康体检,生活中感觉不适也要及时检查、确诊,“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早日恢复健康或者高质量的生活”。
作为一个相对容易复发的肿瘤,陈主任表示患者在术后也一定要进行规律的复查,“最好每3个月一次,做肿瘤标志物检测,能及时发现复发或转移的苗头。如果连续3次检测结果超标,就会安排影像学检查,确定病变位置和后续的治疗方法”。
据悉,芜湖市第一人民医院妇科是全市“十三五”医学重点专科,是双博士配置的“硬核”科室。学科带头人、科主任陈新华博士是我市鼎鼎大名的“妇科圣手”,擅长妇科宫腔镜、腹腔镜微创手术、妇科良恶性肿瘤和妇科内分泌疾病及不孕症诊治。另一位卢斌博士,则是前沿新锐,擅长妇科微无创技术,主要研究宫颈机能不全腹腔镜下宫颈环扎治疗、深部子宫内膜异位症以及妇科良恶性肿瘤的手术及内分泌治疗。一直以来,科室本着以病人为中心,视病人如亲人的服务理念,为江城百姓提供高技术、高品质的医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