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0月29日是第15个“世界卒中日”,为推进心脑血管疾病防治工作,提高广大居民对脑卒中的认识,提高健康生活意识和健康生活行为能力,倡导健康生活方式,市一院举办了以“医体融合,预防卒中”为主题的系列活动。
10月29日上午,神经内科义诊团走进清水社区,为居民进行健康咨询,免费测量血压血糖,推荐国家卫生健康委的“卒中急救地图”APP 和微信公众号等。向居民介绍卒中防治和急救知识,让他们明确获知身边具备卒中救治能力的医疗机构具体位置和联系方式,认真听取并耐心解答居民提出的问题,旨在唤醒公众对卒中的警觉,营造利于脑卒中防治的社会氛围,切实提升居民健康素养水平。
下午,在市一院神经内科示教室举办了一场宣教活动,神经内科和康复科医生向大家介绍了脑卒中的主要危险因素,如何早期识别脑卒中,脑卒中的康复治疗以及预防等知识。
脑卒中(俗称“中风”)是一种急性脑血管疾病,是由于脑部血管突然破裂或阻塞导致血液不能流入大脑而引起脑组织损伤的一组疾病,脑卒中是我国人民群众生命健康的“头号杀手”,可导致肢体瘫痪、言语障碍、吞咽困难、认知障碍、精神抑郁等症状, 具有发病率高、复发率高、致残率高和死亡率高及经济负担重的特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约占脑卒中的70%,其治疗时间窗窄, 越早治疗效果越好,在时间窗内开展静脉溶栓治疗及血管内治疗(取栓)等方案是目前最有效的救治措施。我院卒中防治中心设有独立的卒中急诊门诊,急救绿色通道,以及由院前120、急诊科、神经内外科、影像科、检验科等组成的“脑卒中救治团队”。近日我院成功救治一名时间窗内发病的急性脑梗死患者,急诊全脑血管造影提示血管多处狭窄,在陈主任的带领下,我科多名医生参与,成功完成了血管内取栓及颈动脉支架植入,也创下了我科首次串联血管病变再通治疗的新纪录!
脑卒中可防可治,积极防治包括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心脏病、吸烟、酒精摄入、饮食、超重或肥胖、运动缺乏、心理因素等是降低脑卒中发病率的根本措施。同时,规律的有氧运动辅以肌肉强化(抗阻)训练,能降低慢性病患者45.9%的全死因风险。我院神经内科医师将以实际行动彰显不忘初心,践行使命,为广大人民群众健康事业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