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址:芜湖市鸠江区赤铸山东路1号
健康热线:0553-2676666 专家门诊预约:0553-2676102
医疗投诉中心:0553-2676058 投诉地点:门诊部一楼医患协调办公室
院长信箱:whyy193980@163.com
关注我们
-
一院微信公众号
-
一院微信订阅号
春季谨防宝宝“肠打结”
肠套叠通常起病急骤,常发生于肥胖的健康乳儿,多以阵发性哭闹为首发症状,主要是肠套叠发生后,肠道为克服梗阻而加紧蠕动至阵发性腹痛所致;部分小儿在右侧腹部可摸到腊肠样的包块,多能推动;血便是婴幼儿肠套叠的另一主要症状,家长也大多由于见到血便而带小孩就诊。一般在病后8—12小时,患儿即可排出血便。最典型的血便是果酱样大便,也有少数为淡红色血水。但也有少数患儿血便出现很晚,甚至不出现血便。
根据婴幼儿阵发性哭闹、果酱样大便、腹部包块,急性肠套叠诊断一般并不困难,一旦诊断成立,应及时治疗,包括非手术疗法和手术疗法。一般在发病48小时内可行空气灌肠整复,既可确诊,也可治疗,可避免手术,成功率可达90%。若空气灌肠整复不成功则需手术复位。若延误诊治,套叠的肠管可能发生坏死而引起严重后果,甚至危及生命。
婴幼儿肠套叠发病有着特定的年龄段——2岁以下,尤其是4—10个月的肥胖婴儿。若您的宝宝正是该年龄段,特别是在春秋季,如果出现不明原因的阵发性哭闹,请及时带宝宝去医院的小儿外科就诊。
Copyright © 芜湖市第一人民医院 版权所有 皖ICP备08004843号-1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12340200485121790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