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季节老年高血压患者应注意的问题

来源:    发表时间:2012-05-23 13:06 浏览次数:4930
本期专家: 陆宁,市一院干部内科主任,副主任医师。曾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胸科医院及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心脏中心进修学习。擅长高血压、冠心病、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等疾病的临床诊治。 

    高血压是一种慢性病、常见病,其并发症、致残率及致死率高,尤其是对老年人,高血压可导致脑卒中(脑出血及脑梗死)、心肌梗死、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明显增高。

    老年高血压的临床特点

    人在清晨时血压最高,傍晚时偏高,中午时最低,午夜时偏低。根据血压变化特点,老年人可进行每天3次测血压,以判断老年患者高血压在什么时间段最高,什么时间段最低,以便医生根据测得的血压结果合理地使用降压药物。

    老年人高血压的特点:1、半数以上是单纯收缩期高血压。2、血压波动大,易发生直立性低血压。3、并发症多。4、假性高血压多见。5、多种疾病并存。常合并冠心病、高脂血症、糖尿病、肾功能不全、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

    老年高血压的治疗

    1、老年高血压的治疗目标。老年高血压达标血压为<140/90mmHg,糖尿病和慢性肾病的病人血压应控制在130/80mmHg以下,而老老年患者,血压应降至150/80mmHg以下。

    2、老年高血压的非药物治疗:低钠、低脂肪饮食;戒烟限酒;减轻体重,科学运动;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

    3、老年高血压的药物治疗。经非药物治疗措施控制后,如血压仍不能良好地控制,就应当采取药物治疗。最常用的降压药物有六大类:利尿剂、b-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剂、钙离子拮抗剂、a-受体拮抗剂。老年患者如何用药最好由医生来定。部分高血压患者,单一药物治疗不能使血压降至理想水平,应该采用药物联合治疗。

    秋冬季老年高血压患者应注意的若干问题

    1、进入秋冬季节时,高血压患者最易发生中风现象,故老年人在秋冬季节要根据天气的变化关注自己的血压高低,最好能做到每天测量血压。

    2、老年人在秋冬季节如出现头晕症状,一定要在家注意休息,并监测血压;一定要注意防寒保暖、避免严寒刺激。

    3、秋冬天气干燥,早晚温差大,早晨的温度低,使血管收缩,造成血压升高,如出现头昏、胸闷、眩晕、面部有麻木感等症状,一定要到医院就诊,在医生的指导下调整好血压,防止脑卒中及心肌梗死的发生。

    4、在秋冬季节,老年高血压患者做剧烈运动、跑步、登山等易使血压骤然升高,引发脑出血。因此,老年人晨练要根据自身情况量力而行,可以选择散步、打太极拳等比较温和的运动方式,既能锻炼身体,又能调节血压。

    5、高血压的十大误区:①以自我感觉来估计血压的高低,老年人应主动测血压1次/周;②用药不规则,时断时续地服药,结果血压控制不理想;③血压一正常就停药;④“盲目治疗”,别人吃什么药,他吃什么药,不去医院就诊;⑤单纯依赖降压药,而不改变生活方式;⑥盲目长期服用一种降压药,出现不良反应也不更换药物;⑦不求医,自认为能吃、能喝、能睡,发现血压高也不重视;⑧自认血压偏高不要紧而不检查、不治疗;⑨过分看重药物副作用而不敢用药;⑩不根据具体情况一味追求血压达到正常水平,结果导致心肌缺血、脑供血不足。

    总之,在秋冬季节,老年人要根据天气的变化而调整自已的饮食起居,运动要量力而行,改变不良生活习惯,定期测量血压,如有不适症状,一定要及时就诊,防止心脑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

Copyright © 芜湖市第一人民医院 版权所有 皖ICP备08004843号-1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12340200485121790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