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亮生命之光——市一院新生儿科成功救治“熊猫血”溶血症患儿

来源:新生儿科 詹芳芳/文 孙青/摄 余婕/编辑 仇宁、娄玉英、吴云霞/审核 发表时间:2025-04-03 17:59 浏览次数:109

近日,市一院新生儿科收治的一名新生儿Rh阴性(俗称“熊猫血”)溶血症的患儿张宝宝(化名),在医护人员精心照料下健康出院了。张宝宝的父母满怀感激,将绣有“稚子啼哭牵心处,素手仁心解忧时”、“白衣天使照顾周,精心护理暖人心”的两面锦旗送到新生儿科医护团队手中,以此表达深深的谢意。

 

张宝宝的降生本应是家庭的喜悦,却因妈妈是“熊猫血”,让情况变得危急。据了解,Rh阴性血型在人群中占比不足0.4%,新生儿若出现溶血等症状将面临更高的救治风险,新生儿溶血症风险犹如高悬的剑,胆红素急剧上升,严重时会损害宝宝大脑神经,影响智力发育甚至危及生命。面对棘手难题,新生儿科迅速组建专家团队,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入院后,一边完善相关检查,积极备血,为新生儿换血术做准备,同时给予人免疫球蛋白阻断溶血、白蛋白结合游离胆红素、蓝光照射等对症支持治疗;一边密切监测张宝宝的各项生命体征,及时调整治疗策略。

治疗过程中新生儿科医护团队日夜守护,每6小时复查胆红素值,护士时刻观察张宝宝皮肤黄疸变化,监测生命体征,经过24小时积极救治,张宝宝胆红素值降至安全范围,有效避免了胆红素脑病的发生。医生每天查房为张宝宝测量胆红素值,时刻关注病情,根据指标变化调整光照疗法、药物治疗的强度和时机。经过9天的不懈努力,张宝宝的胆红素指标逐渐下降,黄疸消退,各项生命体征平稳,顺利出院。

 

“真的太感谢你们了,医生护士24小时守护,还耐心教我们护理知识,真的像家人一样!”张宝宝的妈妈在赠送锦旗时哽咽道。这面锦旗既是肯定更是责任,它激励着芜湖市第一人民医院新生儿科全体医护人员在救死扶伤道路上继续砥砺前行,用爱与专业为更多患儿驱散阴霾,迎接生命曙光。

Copyright © 芜湖市第一人民医院 版权所有 皖ICP备08004843号-1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12340200485121790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