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址:芜湖市鸠江区赤铸山东路1号
健康热线:0553-2676666 专家门诊预约:0553-2676102
医疗投诉中心:0553-2676058 投诉地点:门诊部一楼医患协调办公室
院长信箱:whyy193980@163.com
关注我们
-
一院微信公众号
-
一院微信订阅号
【健康科普】亚硝酸盐:潜伏在身边的健康隐形杀手
4月24日,13岁的江同学参与班级组织的外出游学活动来到芜湖,同学们情绪高涨,非常期待的游学活动就要开始了,上午9点左右,江同学突然腹痛、恶心、呕吐,随后出现口唇、面部、指甲颜色发紫,伴有眩晕、晕厥,不能独自站立。立即送至市一院儿科门诊就诊,入院时患儿面色、口唇、甲床紫绀,指测血氧饱和度在85%左右波动,心音低顿,心率30-50次/分。儿科医生接诊后立即评估病情,予以平卧、吸氧等对症治疗。考虑患儿病情危重,门诊医生立即护送患儿至儿科病房进一步诊治。入院后立即予以心电监护、吸氧、开放静脉通道等救治。此时,细心的儿科医生发现从患儿桡动脉中抽取出的本该鲜红的动脉血气分析样本颜色却紫的发黑,同时还有另一位同学一道过来就诊,两人症状极其相似,几乎同一时间发病,会不会是食物中毒呢?继续追问病史,患儿既往体健,无基础疾病,早餐时食用了一些香肠等熟肉制品,且与患儿同餐的人员中有其他类似症同学,但临床表现主要为恶心、呕吐、腹痛,没有见到口唇、指甲显著发紫。
根据患儿的流行病学资料与临床表现初步考虑:亚硝酸盐中毒。立即予以高流量吸氧、洗胃、导泻,留取患儿胃液、血液、尿液样本进行毒物检测,同时予以亚硝酸盐中毒的解毒药物亚甲蓝对症治疗,20分钟后患儿血氧饱和度逐渐回升,皮肤颜色恢复红润。当日夜间毒物检测结果回报提示亚硝酸盐中毒,患儿于次日好转出院。
治疗前患儿与护士手掌、指腹颜色对比
治疗前后患儿与护士甲床颜色对比
健康科普
亚硝酸盐是自然界和工业生产中常见的化学物质。在日常生活中亚硝酸盐多存在于腌制的咸菜、肉类,不洁井水和变质腐败蔬菜中。部分新鲜蔬菜如小白菜、青菜、韭菜、菠菜、甜菜、小萝卜叶等也含有一定量的亚硝酸盐和硝酸盐。
急性亚硝酸盐中毒是指短时间内摄入过量亚硝酸盐而引起的以全身组织缺氧为主要表现的急性中毒。一般来说,亚硝酸盐摄入0.2-0.5克即可引起中毒,达3.0克可致死。亚硝酸盐可作用于血管平滑肌使血管扩张、血压下降,发生休克甚至死亡。亚硝酸盐中毒的潜伏期长短不等,视摄入亚硝酸盐的量及浓度而定,长者1-2天,短者仅10分钟左右。通常中毒的儿童最先出现症状,表现为发绀胸闷、呼吸困难、呼吸急促、头晕、头痛、心悸等。中毒严重者还可出现恶心、呕吐,心率变慢、心律不齐,烦躁不安、血压降低、肺水肿、休克、惊厥或抽搐、昏迷,最后可因呼吸、循环衰竭而死亡。亚硝酸盐中毒最常见典型的症状就是皮肤黏膜呈蓝灰、蓝褐或蓝黑色。
亚硝酸盐中毒后的紧急处理:1、立即停止摄入有毒物质。如果怀疑食物或水中毒立即停止食用,保持患者安静,避免剧烈运动加重缺氧。2、催吐。清醒状态下可饮用大量温水后采取催吐的方式将胃内没有完全吸收的亚硝酸盐呕出。3、拨打急救电话,尽快送往医院进一步治疗。
亚硝酸盐中毒的预防:1、避免误食:工业亚硝酸盐(如亚硝酸钠)应单独存放,明确标注“有毒”。2、控制加工食品摄入:减少食用腌制、熏制食品如香肠、火腿、腊肉、咸鱼等加工肉制品。3、科学储存食物,减少亚硝酸盐生成。新鲜蔬菜如菠菜、芹菜、小白菜含较多硝酸盐应避免长时间存放,尤其是切碎后(细菌易转化硝酸盐为亚硝酸盐)。腌菜至少20天后再食用,刚腌制的菜(2-8天)亚硝酸盐含量最高,20天后大幅降低。剩菜冷藏室温存放不超过2小时,避免细菌繁殖,且需要彻底加热后再食用。
芜湖市第一人民医院儿科提醒大家,过量食用含有亚硝酸盐的食品可能导致亚硝酸盐中毒,中毒者可出现发绀、胸闷、呼吸困难,呼吸急促、恶心、呕吐等症状,严重者可出现昏迷、抽搐、休克甚至死亡。因此,当察觉到自己或周围人出现以上症状时应及时就医,避免造成严重的后果。
Copyright © 芜湖市第一人民医院 版权所有 皖ICP备08004843号-1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12340200485121790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