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医话健康】市一院儿科副主任医师汪丙松:世界哮喘日——让吸入治疗惠及每个患儿

来源:儿科 汪丙松/文 余婕/编辑 魏兆明、吴云霞/审核 发表时间:2025-05-06 19:00 浏览次数:144

为了规范哮喘的治疗,1998年12月11日成为首个世界哮喘日,自2000年起,每个5月份的第一个周二作为世界哮喘日,2025年5月6日是第27个世界哮喘日,主题是“让吸入治疗惠及每个哮喘患者”,这一主题不仅呼吁社会关注哮喘患者的治疗需求,更强调了规范治疗对疾病控制的基石作用,同时也是真实的反应了当前很多哮喘的孩子并没有接受规范的吸入治疗而导致病情控制不佳,甚至造成不良后果的现实状况。

在“世界哮喘日”到来之际,作为儿童呼吸领域的医生,我们深知许多孩子因不规范治疗而饱受疾病困扰,我们将从哮喘的危害、规范治疗的重要性以及吸入治疗的革新意义展开,希望帮助更多的家长认识哮喘,对孩子的疾病进行科学的管理与规范的治疗。

 

哮喘是一种以慢性气道炎症为核心特征的疾病,近30年来我国儿童哮喘的患病率呈现显著上升趋势,哮喘严重影响儿童的身心健康与正常学习,也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疾病负担。典型哮喘病例会表现出喘息、咳嗽、气促、胸闷等症状,严重时可危及生命。多数哮喘患儿会伴有湿疹、过敏性鼻炎等其他过敏性疾病病史,或者爸爸妈妈、兄弟姐妹同时伴有过敏性疾病史或哮喘史。

儿童哮喘常由上呼吸道感染、过敏原暴露、剧烈运动、大笑、哭闹和气候变化等诱发;常在夜间、凌晨、秋冬季节或换季时发作或加重。吸入的平喘药通常能够缓解症状,但如果没有接受规范治疗,病情容易反复。

哮喘的类型与表现多样,有典型哮喘、咳嗽变异性哮喘、胸闷变异性哮喘、隐匿性哮喘、运动性哮喘、过敏性哮喘等多种分类,临床症状也较为复杂,所以长期慢性咳嗽,病情反复不愈,或者经常“感冒”,总是“支气管炎不除根”,或者经常爱患“肺炎”的孩子,都需要警惕是不是患有哮喘。

吸入治疗是哮喘治疗的基石,吸入装置将药物直接送达气道,起效快、剂量小、全身副作用少,是国际指南(GINA)推荐的一线治疗方式。但是我国吸入治疗普及率仍不足50%,很多家长担心吸入激素副作用而抗拒吸入治疗,导致孩子病情长期得不到有效控制,在呼吸道感染,气温骤降或者过敏原接触的情况下,病情突然恶化,而被当作“肺炎”住院治疗。不规范的治疗与病情反复会导致肺功能损害,而影响成年后呼吸健康。

吸入治疗的优势:

精准靶向,药物直达病灶,局部抗炎效果显著(如吸入糖皮质激素ICS)。

快速缓解,短效支气管扩张剂(如硫酸特布他林、左沙丁胺醇、福莫特罗)可在数分钟内打开气道,解除支气管痉挛。

安全便捷,儿童可掌握,每日1-2次用药即可维持病情稳定。

随访管理,每3个月评估肺功能,动态调整治疗方案。

常见误区:

1、“吸入激素影响孩子发育”

研究证实,低剂量ICS(吸入激素)对儿童生长无显著影响,而哮喘失控导致的缺氧危害更大,可引起肺功能损害与成年期健康。  

2、“没咳嗽、喘息症状就可以停药”

擅自停药会引起气道炎症控制不佳,增加未来发作风险,引起哮喘急性发作,甚至危及生命。

最后提醒家长,重症哮喘发作常在夜间、凌晨发生,尤其是季节交替的时候,气温突然变化的天气,比如说,每年的4-5月份与10-11月份,如果哮喘的孩子夜间咳嗽加重,表现为“喘不上气、精神状态不好、大汗淋漓、面色紫绀”,甚至用力呼吸导致腹痛而误认为是急腹症的现象,以上情况,需要紧急就诊,重症哮喘没有及时发现,也有引起猝死风险,尽管当前医疗条件改善日新月异,但全国每年死于哮喘发作的儿童仍然有70例左右。

Copyright © 芜湖市第一人民医院 版权所有 皖ICP备08004843号-1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12340200485121790Y